首页 > 工作动态
威海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机制落地

发布时间:2025-11-14 14:0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仲裁委员会字号:[ ]


2025年11月14日上午9点30分,威海仲裁委员会和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建设工程争议评审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于国胜详解机制核心优势:第一,打破传统“事后救济”局限,以“动态预防性介入”将解纷窗口前移至工程建设全过程。第二,评审专家提前介入项目,参与现场会议、识别潜在争议点,通过专业预判降低纠纷发生率,避免矛盾升级。第三,与诉讼、仲裁相比,该机制在效率与成本上优势显著,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程序耗费,避免纠纷拖延带来的各类损失。第四,评审团队凸显“技术+法律”双专业属性,专家均具备工程造价、施工管理、合同合规等领域深厚经验,覆盖全流程争议多发环节,确保评审意见合法且贴合工程实践。这种非对抗性磋商模式,既能快速定分止争,又能修复当事人合作关系,为行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针对机制适用范围、启动流程等问题,发布会明确回应:威海辖区内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均可在合同中约定评审条款;当事人可共同选定专家组,通过听证、核查证据等方式推进程序;评审意见双方没有异议即生效,具有约束力。如有异议可衔接仲裁或诉讼程序,实现柔性解纷与刚性保障的有机衔接。

据悉,该机制已在国际工程领域广泛应用,是成熟且高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威海仲裁委员会此次机制创新,既是对党中央“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部署的落实,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威海仲裁委将动态完善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专家库,细化配套服务流程,为当事人提供从争议预防、过程化解到后续衔接的全链条服务。该机制的落地实施,将有效破解建设工程争议“审理周期长、技术认定难、合作关系破”等痛点,为区域建设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