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10 11:2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仲裁委员会字号:[ ]


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根据《威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安排,现将2021年度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1年,秘书长郝芳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服务营商环境为重点,以深化诉裁对接为抓手,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在提办案质效、推广仲裁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2021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案件日常办理有序进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海仲裁委员会共受理案件1484件,标的额82898.81万元;结案1529件,标的额89002.74万元。案件涉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委托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等20余类。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威海仲裁委员会裁决书被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案件为0;调解结案的案件602件,调解结案率40.57%。

(二)诉裁对接调解纵深推进

2021年以来,威海仲裁委员会将诉裁对接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扩大调解覆盖面。先后与乳山法院、荣成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威海法庭的人民法院调解系统对接,实现诉裁对接调解威海区域全覆盖。二是增强调解人员配备。设立了2个专职调解员岗位,在30多名符合条件的人中予以遴选,制定了“累进制报酬计算方法”,还明确了专职调解员考核期内淘汰规则。于9月向2家基层法院试行派驻仲裁秘书,就近、及时地为当事人提供仲裁咨询、仲裁程序、仲裁文书等服务,两个多月来驻院仲裁秘书已办理案件83起。三是拓宽诉裁对接调解模式。开发了调解、调解加确认两种运行模式,方便市场主体解决纠纷。2021年1月1日至1231日,法院共推送案件971件,标的额7896万元,诉裁对接调解中心调解成功并出具法律文书543件。

(三)优化营商环境再下苦功

优质、高效、便捷的仲裁法律服务,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备要素之一。威海仲裁委发挥优势,深耕细作,一是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当事人之间没有仲裁条款约定的难点,先后与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环翠区法院、威海中院进行座谈,畅通知识产权案件的移转渠道,2021年共调解法院推送的知识产权纠纷20余件,调解成功7件。二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上半年,威海仲裁委员会、威海市律师协会、威海市公证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对接机制的意见》,并召开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座谈会,鼓励律师、公证员引导符合仲裁调解条件的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到仲裁调解机构进行调解。三是创新宣传形式。与威海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仲裁时刻》,第11、12期分别以保护公司小股东权利、保护著作权为主题,采用案例加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法律宣传;第三期“威仲直播”以“通过仲裁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为题,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在威海仲裁委员会网站开辟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发布宣传文章报道共16篇。

(四)仲裁宣传深入行业企业

一是深入企业走访,点对点上门服务。先后与北洋集团、光威集团、威高集团等企业,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等多家专利代理机构走访座谈,宣传仲裁制度,鼓励企业在合同中选择仲裁,保护合法权益。二是与行业对接,广泛宣传仲裁。2021年,先后与山东省专利代理行业协会、威海市建筑业协会、威海市建筑装饰协会、威海市房地产业协会、威海市渔业协会等座谈交流,宣传仲裁制度和诉裁对接调解机制,介绍仲裁特有的保密性强、管辖灵活、域外执行等制度优势。三是与部门协作,在金融案件治理方面,与中级法院、人民银行、银保监局、金融局、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办法》,将仲裁的职能加入其中。

(五)互联网仲裁初显成绩

蓝海银行、阿里巴巴的网上纠纷处理机构共道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免费试用互联网仲裁办案系统半年,现该系统的前两次技术搭建已经完成,蓝海银行的首批100件网上借款纠纷即将通过互联网调解与仲裁系统线上解决。联系了威海市联通公司,计划用同样的方式处理拖欠话费纠纷。

诉讼与仲裁衔接更为紧密

2018年威海仲裁委与威海中院建立司法监督沟通长效机制,每年联合召开仲裁与司法监督座谈会。202111月26日,威海仲裁委与威海中院联合召开诉讼和仲裁衔接工作推进会。会上,市领导对法院与仲裁委在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中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并作出重要指示。此次会议取得多项成果,一是就仲裁案件的保全、仲裁案件的司法审查、仲裁案件的执行、诉裁对接、建立工作会商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二是对仲裁主动靠前服务,加大在行业及企业的宣传力度,努力将更多民商事纠纷引导至仲裁途径解决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拟研究出台《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威海仲裁委员会关于提升诉讼与仲裁衔接质效的指导意见》,全方位提升工作衔接的系统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明确站位,自觉服务发展大局。认真研究《威海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找到仲裁服务的切入点。与海洋渔业局合作,走访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宣传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在远洋渔业和运输合同中约定仲裁,提高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和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

二是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探索推进仲裁服务、促进仲裁发展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探索建立互联网仲裁系统,完成对共道云的试用,利用互联网仲裁系统规模化处理银行借款、电信欠费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纠纷将仲裁服务打造成为吸引和支持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三是完善机制,提高仲裁在社会治理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诉裁对接市场化调解工作,将进入诉讼渠道的民商事纠纷引导出来。加强仲裁在特定领域的宣传,扩大市场主体约定仲裁的比例,有效实现诉源治理。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在行业建立商事调解组织,利用仲裁确认的模式提高商事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能力,打造非诉讼纠纷处理的闭环。

四是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仲裁公信力。继续实施仲裁员培养计划,加大仲裁秘书专业化程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培训,打造过硬的仲裁队伍。完善审限治理制度、裁决核阅制度、专家委员会重大疑难案件咨询制度等各种规范,提升办案质效。继续加强仲裁与中级法院司法监督的沟通,加强业务交流,及时修正司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瑕疵,在程序和实体上都力求严谨和规范,提高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

                        

                             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